首頁>文學資訊>文學評論

微訪談 | 小高鬼:我的文學創作心路歷程是——越寫越幸福

文章來源:小高鬼發表時間:2023-08-24

  七年前,他曾向自己發問:“我到底要寫什么樣的兒童文學?我該用哪支文學之箭射向我苦苦尋找的、屬于我自己的創作靶心?”

  七年后,他回望過去說:“我的文學創作心路歷程是——越寫越幸福?!?/p>

  “文學陝軍”特別采訪張軍(小高鬼),請他帶我們走進那個瑰麗神奇的科幻世界,講述他與兒童科幻的特別情緣。

微訪談

  文學陝軍:

  張軍老師好。首先祝賀您的科幻短篇《深空救援》在第31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獲得“星際風云榜·最佳少兒科幻短篇作品·中國少年科幻館”獎。您已出版過多部兒童科幻文學作品,相較您的其他作品,這篇有什么特別之處?聽聞主辦方在頒獎前沒有任何透露,消息傳來讓您驚喜振奮。這次獲獎對您而言有怎樣的意義?

  張軍:

  我因職業緣故,寫了很多關注家庭、暢想未來校園的中短篇科幻小說,而這篇作品突破了創作瓶頸,以探索星辰大海的方式關注當下社會,是我創作的第一篇宇宙深空探險故事。用一句話可以概括,這是一篇“救我回家的故事”。

  在我看來,寫作是孤獨寂寞與自我世界的幸福之旅,作品獲獎對于作家而言既是認可,又是鞭策,就像旅途中的加油站,打打氣、鼓鼓勁,整裝待發再前進。

  文學陝軍:

  堅持寫科幻很難嗎?

  張軍:

  我認為堅持寫科幻很難,難在要不斷更新科學知識,要涉獵不熟悉的領域,要不斷突破科幻創意,要構思精巧的文學故事。而正是這樣的有難度又充滿了無窮無盡的魅力,仿佛探索未知,超越自我。這是一種挑戰,是生活態度。

  文學陝軍:

  您認為少兒科幻如何區別于成人科幻,構建自身獨有的身份和價值?

  張軍:

  近些年,出版社和媒體,以及廣大讀者,越來越多地關注科幻文學,尤其關注少兒(少年)科幻,這是科幻文學自身屬性與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密不可分的必然結果??苹米髌分械募僭O和疑問都來自對現狀的思考與叩問,我對植根于自己熟知領域的暢想,充滿了好奇和敬畏,我相信未來是美好的,深信未來是要有預見性的,而少兒科幻文學恰好能夠滿足我和學生們的好奇心,能夠將我們對未來的設想在故事里實現,成為一封封寄給未來的信件,這便是文學的力量,尤其適合兒童科幻文學。少兒科幻文學是星辰大海間一座耀眼的燈塔,它帶給人以希望,是社會進步與文明的標志之一。

  文學陝軍:

  在您看來,青少年閱讀科幻文學作品有何現實意義。

  張軍:

  我深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豐富的內涵,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引領社會思潮,聚焦社會共識,中國兒童科幻文學責無旁貸地承載著這一主體價值觀。這是科幻文學回顧過去、書寫當下、展望未來的屬性優勢。

  “親近科學、擁抱未來”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永恒話題,讓少年兒童參與科學實踐、閱讀科普作品、創作科幻畫等活動,在當下的師生家長中早已產生了強烈共鳴。而科幻文學擁有的意義是引領少年暢想未來和探索未知,培養思考和假設的能力。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說“科學的想象力遠比科幻瘋狂”,科幻是開啟科學之門的一把金鑰匙,這把金鑰匙在少兒想象力最豐富的時期就應擁有……少年科幻小說飽含童心,能夠吸引孩子們關注科學技術,探索宇宙奧秘;少年科幻小說里的主人公都充滿智慧,勇敢堅韌。所以,少年通過閱讀少年科幻小說,孩子們的成長過程會變得更加陽光。

  文學陝軍:

  您既是兒童文學作家,也是動漫編劇,您認為兒童文學作品的影視化目前有著怎樣的趨勢?兒童文學作家與動漫編劇這兩種身份在創作中有何共性與差異?

  張軍:

  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好故事永遠是影視化的核心競爭力。但就目前兒童文學作品的影視化情況來看,文學意義上的好故事與影視劇中的好故事存在信息不對稱、認知不對等的差距。大部分作家不了解劇本的創作要素,更不了解影視制作的規則和規律,大部分影視制作機構也很少能夠關注兒童文學作品的影視化,這是不容回避的現實。

  第二個問題挺有意思,我以創作動漫劇本的心路歷程來回答:激動不已地想——腦洞大開地寫——自我沉醉地笑——忐忑不安地等——崩潰不已地改——自我顛覆地想——幾經周折地寫——懷疑人生地看——越寫越有成就感。

  而我的文學創作心路歷程是——越寫越幸福。

  文學陝軍:

  近年來,少兒科幻文學產業不斷跨界融合發展,您認為游戲和電影對大眾,特別是少兒而言有何可值得褒獎的啟發?

  張軍:

  我覺著現在99.9%的家長都不喜歡孩子玩游戲,至于看電影卻恰恰相反,中國電影高票房有一半是孩子們貢獻的,家長帶孩子看電影,已成為當下最流行的休閑方式,所以才有暑期檔、春節檔這種說法。

  最近有一種說法“留給好萊塢的時間不多了”,什么意思呢?中國電影工業已經越來越成熟,中國大片的國內票房遠超好萊塢大片,好萊塢的故事已經讓人審美疲勞了,而我們的電影制作精良,符合國人審美。從《戰狼》《哪吒》《長津湖》《長安三萬里》等電影來看,我們的電影更有文化自信,有精神氣質,更值得推薦給少兒們觀看,可以稱作精神食糧,知識盛宴。

  可是我們發現,少兒電影缺好故事。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我們每年出品這么多的科幻小說,就沒有一部適合開發成電影的好故事嗎?當然不是。是沒有專為少兒打造的科幻電影,只有專為幼兒打造的動畫電影。所以創新的關鍵是誰來第一個吃螃蟹,第一只螃蟹要吃得開,就如《流浪地球》一樣,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中國少兒科幻電影的門還沒開呢。

  文學陝軍:

  2016年,您在《我的科幻向后看》中談到,“我到底要寫什么樣的兒童文學?我該用哪支文學之箭射向我苦苦尋找的、屬于我自己的創作靶心?”七年過去了,于此您有著怎樣新的理解和追求呢?

  張軍:

  感謝您發現了我的這篇文章,當時正處于自我定位的抉擇期,是時候做出內容方面的斷舍離,找準屬于自己的創作靶心。結合我的歷史專業特長,我將自己的長篇科幻文學頂格在了歷史科幻文學。眾所周知,科幻是關于未來的敘事,而歷史科幻包括但不限于“時間旅行”的歷史再現。著名歷史科幻作家寶樹曾說,“歷史科幻進入中國的時間并不長,不過中國的科幻作家有意識地將目光投向歷史,認識到可以將科幻元素和歷史題材相結合而創作歷史科幻,還是較為晚近的事,但無論科幻還是歷史,最終指向的,永遠是當下?!蔽覍Υ松钚挪灰?,并且以實際行動踐行不止。如獲得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獎的《鯨靈人傳奇》,以及《尋找飛行國》《捉住一顆星辰》《中華少年行》系列等,它們是尊重歷史事實的小說,是講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是一種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之下,不可恣意妄想的少兒科幻小說,是一種難以駕馭的科幻文學。

  文學陝軍:

  下一步您的創作計劃有哪些?

  張軍:

  我的文學創作之旅就像過山車,已在軌道上高速運行,目前還不能睜開眼,大聲疾呼“過癮”,必須繃緊弦、拉滿弓、鉚足勁、瞄準靶,勿聲張。

  文學陝軍:

  感謝您接受“文學陝軍”的采訪。再次祝賀您取得優異的成績,祝您創作豐收,寫出更多為少年兒童喜愛的故事。

  張軍:

  感謝省作協與“文學陝軍”,同時也感謝讀者朋友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陪伴,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優秀作品帶給大家。

  作家簡介 

  小高鬼,本名張軍,兒童文學作家、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0期高研班學員,第二期“陜西省百名優秀中青年作家扶持計劃”入選作家,銅川市作協副主席。獲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獎、中國校園文學獎等獎項,代表作《時光里》獲陜西青年文學短篇小說主獎、陜西2022年優秀科普創作科幻作品一等獎。出版圖書30余部,創作動漫劇100多集。

書記信箱 陜西省作協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