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學資訊>文學評論

趙剛:值得閱讀與期許的《夾灘》

文章來源:陜西日報發表時間:2023-01-17

  

  2022年的陜西文學,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精品創作屢開新枝,大事喜事不勝枚舉,僅遍地開花的長篇小說創作就足以令文學陜軍為之歡欣鼓舞?!秺A灘》即是其中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粗獷、頑強、倔強、堅韌的漢唐雄風,培育了一批吃大苦、耐大勞、咥大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文學陜軍中的驕子,形成了寫“大”作品的傳統。這種“大”,不只是篇幅的宏大,更包括題材的宏大、敘事的宏大、品質的宏大。張繼光的《夾灘》,即為我們呈現出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多少有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味道!

  夾灘,位于古都西安城北高陵轄下。這里有涇渭分明的自然奇觀,也是陜西早期革命的發生地之一。生于斯長于斯的張繼光,自從記事起,耳中便灌滿了發生在夾灘之上的種種往事,那些志士云集的歲月、慷慨赴難的傳奇壯舉,初聞之,好奇;繼聞之,興奮;再聞之,震撼;及至年近花甲,對歷史風云中的一些人和事感同身受。

  這片紅色熱土上,流傳著許多仁人志士的故事,為張繼光創作《夾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秺A灘》中刻畫了許多特色鮮明的人物形象:我黨重要領導人木子,拋頭顱灑熱血的洪一土、張三寶、王祿娃等革命志士,嗜血殘酷的任吹白等反動派,貪婪自私的文家五兄弟等土匪惡霸,亦正亦邪的盛娃子、貓娃婆娘以及各有宿命的王先生、春雪、紫鵑等人物。

  創作《夾灘》時,張繼光查閱縣志資料,從大量一手資料中抽絲剝繭、反思歷史、拷問人性,濃墨重彩地寫出發生在腳下這塊熱土上的人與事、是與非。

  九易其稿不為多,十易其稿又如何?打磨,打磨,再打磨,是文學藝術創作者胸懷“國之大者”,秉承工匠精神,從“高原”邁向“高峰”的不二法門;反之,投機取巧,閉門造車或可嘩眾取寵,卻難有真正作為。

  一路走來,張繼光經歷了詩書耕讀、軍旅淬火、商海搏擊、文史滌心、書畫滋魂,矢志為故鄉立傳,為時代獻歌,筆耕十載不輟?!秺A灘》以宏大開闊的主題、恣意縱橫的筆觸、醇厚酣暢的情懷,將我們引入多年前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夾灘革命志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舍生取義、前赴后繼,與國民黨反動派和土匪惡霸斗智斗勇,創建關中地區地下交通站,秘密組織革命武裝,護送黨的重要領導人暗渡渭河,在夾灘召開重要會議,歷盡艱險北上延安。

  這部作品樸素、親切、真誠、鮮活、生動地塑造和全景式展現了革命志士的風骨、泣淚飲血的愛恨情仇、跌宕詭譎的俠情故事、響徹神州的不屈精神。信仰在這里永恒不滅,斗志在這里百煉成鋼,人性在這里熠熠閃光,愛情在這里忠貞不渝。讀之,唏噓慨嘆,蕩氣回腸。著名作家陳忠實、周明的題詞“蒼茫灘涂,鼓蕩人生”“鄉愁一輪日月照,赤子情懷一片心”和作者題記“眼底涇渭水,胸中黃河月”可謂是對作品恰如其分的概括與詮釋了。

  如果說,文學的意義在于深入挖掘普通人的生命價值,培養和構建人類的審美意識、審美態度和對真善美的自覺追求的話,那么,《夾灘》便是這樣一部值得閱讀的作品,體現了作者對文學的意義的不懈追求。

來源:《陜西日報》2022年12月23日第9版

書記信箱 陜西省作協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