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學資訊>要聞

陜西作家走進圖書館|莫伸主題講座“重現的翅膀——中國朱鹮保護工程背后的那些事兒”在碑林區圖書館召開

文章來源:陜西作家網發表時間:2023-08-29

  8月26日下午,由陜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的“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陜西作家走進圖書館”系列活動第五場:“重現的翅膀——中國朱鹮保護工程背后的那些事兒”主題講座在碑林區圖書館舉辦。

  省作協原副主席莫伸圍繞新作《重現的翅膀——中國朱鹮保護紀實》一書,向讀者們講述了中國朱鹮拯救和保護的艱辛歷程。

  莫伸從朱鹮的形象、習性、歷史地位及中國朱鹮保護工程等方面,詳細講述了“東方寶石”從蒙塵到溢彩的經歷??疾煨〗M3年跨越14個省份,走過5萬多公里,在一次次的撲空與失望中,仍不放棄最后的希望,1981年終于在陜西洋縣找到了朱鹮。而后保護工作也十分艱難。莫伸在講到即將離巢的小朱鹮被蛇殘害時,讀者們不禁為此感到惋惜。朱鹮保護小組想盡一切辦法降低朱鹮傷亡風險,在最初的幾年中,成果并不明顯,朱鹮的年增長量甚至不到兩只。隨著國家的政策支持,一系列就地保護措施開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朱鹮的數量達到7000多只。

  40年的風風雨雨,40年的日夜不息,其間流下了多少淚水和汗水,飽含多少失敗的懊惱和成功的喜悅,中國的朱鹮保護工程走過了艱辛的道路,才取得了如今舉世矚目的成就。

  講座最后,莫伸表示期待看到中國朱鹮的數量繼續增長,同時也盼望更多人參與到朱鹮保護工作中來,共同為地球生物多樣性貢獻力量。

  互動交流環節,讀者們熱情高漲,紛紛踴躍發言。

  “莫伸先生以溫和的口吻講述朱鹮的保護史,讓我感動的不僅是朱鹮從7只到7000只的量變,更感動于劉蔭增這樣的研究員為這項事業付出的心血,同時也對莫伸先生書寫朱鹮紀實的‘執拗’表達敬意!”

  “您為什么要寫這本書呢?您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還遇到了哪些困難呢?”一位小讀者提問。

  莫伸親切地回答:“在剛才的講座中我舉了一個例子,一片樹林不能只有這一種樹,如果出現了一種針對這種樹木的細菌或是病毒,那么這片樹林可能會就此衰亡。這點同樣可以應用于人類,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身。在創作中主要困難是如何在海量的采訪報告中獲取到我自己想要的信息,以保證這本書的文學性、科普性、資料性和思想性。在這一過程中,要付出很大的心血?!?/p>

  活動結束后,莫伸為現場讀者簽名贈書。 

書記信箱 陜西省作協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