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學資訊>要聞

“作家朋友 歡迎回家”——陜西省作家協會舉辦作家回家系列活動

文章來源:陜西作家網發表時間:2023-07-10

  7月3日至7月7日,陜西省作家協會舉辦“作家朋友 歡迎回家”作家回家系列活動。來自各地市、各行業的四十余位作家參加?!白骷遗笥?nbsp;歡迎回家”作家回家系列活動密切了廣大作家與省作協的聯系,是省作協進一步延伸工作手臂,拓展會員文學視野的重要舉措。

  都有哪些精彩,一起來看吧!

回到省作協

  陜西文學陳列室

  在省作協陜西文學陳列室,作家們共同聆聽幾代“文學陜軍”筆耕不輟的創作故事,觀摩作家手稿作品,領略陜西三千年文學歷史長河的浩蕩與壯闊。

  文化石

  在省作協院內,作家們走進省作協辦公室、創聯部、社聯部、機關黨委、《延河》雜志社編輯部、陜西文學院、陜西文學基金會辦公地。參觀了西安事變舊址高桂滋公館、省作協文化石,感受“文學依然神圣”的精神。

研學   

  西安事變紀念館

  作家們走進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以“歷史的轉折”為主題的西安事變史實展,大量文字、圖片、模型和實物再現了“西安事變”的經過。

  賈平凹文學館

  作家們走進賈平凹文學館,通過大量豐富翔實的圖片、作品、影像、實物等資料,進一步了解賈平凹文學創作的生命歷程。通過“歷史的底稿”,觸摸當代文學史變遷中作家創作的時代脈搏。

  西大博物館

  作家們走進西北大學博物館,感受科技文明、生態文明和人類歷史文明的流光溢彩、交相輝映。感受地質學和生物自然科學魅力,品味中華文明深厚的歷史底蘊,拓寬知識視野、激發創作靈感。

培訓班

  

  活動期間,舉辦了會員培訓班,邀請諸多專家學者授課。重點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遠方和故鄉兼得的時代文學、中國文藝主流傳統的歷史地理、中國當代文學視野中的陜西長篇小說、文學的魅力、文學寫作認識力是第一位的、關于散文寫作的幾個問題等內容進行授課,旨在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會員文學素養和創作能力,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貢獻文學力量。

調研座談交流會


  7月6日,舉辦調研座談交流會,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齊雅麗,省作協副主席李國平、王海,陜西柳青文學研究會會長邢小利出席。省作協各部室、各事業單位負責人參加。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延河》雜志社社長兼執行主編閻安主持。

  齊雅麗代表省作協真誠歡迎各位會員“回家”。她說,“我是‘省作協001號服務員’,要給大家做好服務保障?!贬槍鶎幼骷姨岢龅囊庖娊ㄗh,她一一做出回應,詳細介紹了省作協解決問題的工作措施與規劃。她表示省作協會繼續主動作為,進一步梳理問題,認真研究,廣泛調研,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推出一系列切實解決作家關心關切問題的舉措辦法,更高效地為家人們服務。

  閻安談到,每一個作家的成長都是從基層開始的。成為會員,就要嚴格用文學標準要求自己,從自己做起,捍衛文學的尊嚴。文學沒有地方標準,也沒有個人標準,它只有屬于自身的標準。成為會員,是一個自己重新認識文學,重新設計自己文學目標的新起點。對于創作者而言,無論有多少榮光加身,都應該以作品為王,要把文學成就的最終衡量標準歸結在能否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文學作品上。

作家代表發言


  馮兆龍

  對于懷揣文學夢的我來說,此次作家回家系列活動是及時雨,是加油站。老師們的精彩講座,令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激活了思維,開闊了視野。不但讓我看到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短處和不足,也讓我明白了文學創作的目的和意義,堅定了自己在文學創作道路上的自信心。

  我將努力做到以下三點:一是不辜負組織,之后我將潛心創作,寫出為人民而歌的好作品。二是不辜負自己。雖起步較晚,但只要有夢想,拼搏的激情就不會褪去。三是不辜負時代。關注時代,書寫時代,深入基層,努力寫出無悔于新時代的文學作品。

  楊家辰

  因為懷揣文學夢想,三年前我從報社辭職,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辭職后不久我申請加入了作協,因為省作協有一大批文學前輩吸引我去靠近,去追隨,去學習。作協這個大家庭實實在在地給予了我一分牢靠的歸屬感,這可以沖抵一個人孤獨寫作產生的困惑和彷徨。此次又有幸來參加活動,我感覺自己真是個幸運兒,來到作協大院,和作協的老師面對面、心對心,有回家了的親切和溫暖。

  我對自己說,蟠桃叔,加油。感謝作協給予的力量,我會繼續走下去。文學之路太孤獨,關鍵時候有個引路人,心里就踏實啦!我如今的寫作方向很明確,就是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寫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我愛這座城,這輩子就寫它了,它是寫不盡的。

  王東

  感謝省作協舉辦的活動,讓大家開拓眼界,并接受系統的培訓學習,堅定了文化自信,提升了寫作水平,開闊了視野眼界。

  作為省作協的一名會員,回到家里,感到非常開心,對于未來,我期待有更多機會參與到省作協舉辦的文學活動中,時常感受家的溫暖,期待能有更多機會和方式與省作協進行信息互動。作為基層作家,非??释芘c專業的作家老師多交流學習,提升寫作水平。我們是省作協的孩子,我們渴望回家。

  慕明媛

  2008年我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很榮幸選修到了紅柯老師的《文學與人生》。每次聽紅柯老師講述阿爾泰的傳奇、講邊疆草原的奇遇,都能看到他眼睛里閃爍的光芒。我好像天然地了解:作家,就是讀者的眼睛,就是要把不一樣的瞬間用文筆記錄下來。工作之后,我幸運地走上了寫作的道路,雖然有些曲折,但也百轉千回、不曾懈怠。我們之所以能夠坐在這里,都是因為對文學有著最本真最執著的喜歡。

  我們是如此幸運,更是如此幸福。我們要認真嚴肅對待自己手中的筆,記錄時代的回響。作家,就是時代的良心,就是要把不斷地回望與反思當作天然的使命,鐫刻瞬息萬變的時代剪影。在個人上下求索的文學道路上,能有省作協加以輔助、給予幫助、搭建平臺、嫁接橋梁,我相信我們成長得會更快。

  為了表達對作家們的鼓勵與關愛,省作協主席賈平凹先生逐一為作家們簽名贈送了他的作品《秦嶺記》。

書記信箱 陜西省作協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