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紀念陳忠實先生專題

陳公仙逝精魂在(丁 晨)

文章來源:陜西作家網 發表時間:2016-05-12

  公元2016年4月29日,一個令人悲痛的日子,中國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一代文豪陳忠實先生溘然仙逝。巨星隕落,悲痛難抑,沉默無語,欲哭無淚。幾日來,我吃飯不知飯味,吃肉不知肉香,迷迷瞪瞪,懵懵懂懂,一時難緩過神來。

  作為一個業余作家,一個時任行業作協的主要負責人,我和陳忠實先生有過多次地接觸和交往。

  先生對文學的執著和貢獻,對腳下黃土地的摯愛和思索,以及對業余作者的提攜和呵護,對行業作協的扶掖和關懷,彪炳史冊,令人動容。

  我認識陳忠實是先認識他的作品的。

  改革開放新時期初,先生發表在1979年《陜西日報》副刊上的短篇小說《信任》,我當年作為一個文學青年,閱讀后,振奮不已,便給《信任》投了“優秀短篇小說獎”莊嚴的一票。果然,《信任》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自此,先生佳作不斷,連連獲獎,碩果累累,一舉成名。陳忠實的名字和他的作品,也就在我的文化生活中開始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

  1993年6月先生的扛鼎力作《白鹿原》第一版出版,我當年已是一名中年人,不顧工作的勞頓和工資的微薄,買了書,如饑似渴、夜以繼日地閱讀了N遍《白鹿原》。書中厚重深邃的思想內涵,復雜多變的人物性格和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深深地感染和打動了我。從此,凡先生出的書,我逢書就買,逢書就藏,逢書就讀。

  陜西交通作協2007年11月成立時,我托人找先生,聘他為交通作協顧問,他毫不推辭,欣然接受了聘書。并委托省作協秘書長王芳聞,分文不收,送來了“謳歌交通風采弘揚和諧文化”的題詞。

  2007年我和周迎春主編的《陜西“十一五”加快交通發展報告文學集》將要出版,我托人找先生,想給書題個書名。先生二話沒說,也是不收分文,題寫了“激情跨越”四個大字。

  2009年由我主編,邀請莫伸、和谷、商子秦、朱文杰、馮積岐、常智奇6位作家撰寫的《大道——陜西交通跨越發展紀實》報告文學集出版。首發式上,先生和雷濤、莫伸、葉廣芩、商子雍、王芳聞等著名作家撥冗到場。先生精彩點評,對《大道》的出版和陜西交通發展給予高度評價。先生說:“我要向組織寫作出版了這么一本好書的省交通作協祝賀,也向這幾位參與創作的作家朋友表示祝賀。我們今天說:蜀道快捷,快捷到易如反掌,易如旅游,青山綠水,你坐著車,到漢中、到安康,真是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像這樣重大的改善整個陜西南北東西的交通樞紐型大工程,而且是穿越秦嶺大山的工程,應該說,這是我們建設者賦予大地上真正的史詩。這部寫下了陜西交通史上具有徹底的變革意義的長詩,將載入我們的交通史,也將載入陜西經濟發展的歷史,應該不朽?!毕壬闹v話深刻、真切,令我們感動。

  2009年夏季,我作為省交通作協主席和省交通集團黨辦主任馬永慶陪同先生到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參訪。先生興致很高,樸實平和沒架子,邊看邊問,黑棒子雪茄煙一根接一根地抽,面頰深沉而滄桑?!?nbsp;

  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分公司專門購買了一批新版的《白鹿原》書,請先生題詞。先生有求必應,不辭辛勞地為每一個文學愛好者一一簽名題字。參觀完長隧后先生感慨地說,“了不得,你們創造了世界奇跡,真震撼人心,這才是最偉大的長篇?!辈⑿廊粨]毫題詞:“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也是一首激情長詩,貫通了地理的南北中國,也溝通了南北中國人的情感和人文經濟交流”。

  為了感謝先生的辛勞,隧道分公司要給先生付勞務費??上壬f啥都拒收。他們讓我勸說先生收下??上壬f,再說我就發脾氣了。無奈只好作罷。先生的高風亮節讓我們感動。中午,在柞水盤古山莊吃飯,我和接待方只有為先生敬上一杯西鳳酒,聊表敬意和謝意了。

  先生對我們的行業報紙《陜西交通報》的文化副刊,也分外關心和扶持。報紙小報要改大報,先生不收分文,給我們寫了“?!蛾兾鹘煌▓蟆吩睫k越好”的題詞。先生不時也給我們副刊賜稿。他的《燃燒的生命》、《欣慰與希望》、《你讓我蕩氣回腸——群雕“華夏龍脈”讀記》等文稿都先后在我們報紙發表。我們既欣賞了先生大氣、磅礴的美文,也提高了我們《陜西交通報》副刊的知名度。

  這里我想說的是先生每次題詞,都拒不收費,甚至應正常給他付的稿費,他也拒收。這在當下,是怎樣的一身正氣和胸襟???!

  先生作為文學大家不僅對業余作家、對行業作協,在工作和創作上給予關注、扶持和引導,而且在生活中真誠和善,對同事、朋友,也樂于關懷、關心和幫忙。

  2010年11月我兒子結婚,為了熱鬧我請了莫伸、高建群、商子雍、葉廣芩 、趙熙、冷夢、商子秦、朱文杰等著名作家來助興。也打電話邀請先生光臨,先生回復因身體原因,不能出席婚宴。特請先生的好友、著名作家莫伸,代他宣讀:“祝賀丁晨令郎婚禧‘琴瑟合鳴’原下陳忠實”的題詞。我對兒子說“小子,好好領會先生題詞的良苦用心和含義,收藏好先生的墨寶?!碑攬?,感動了我,感動了我的兒子和兒媳,也感動了出席婚禮的所有的人。

  為了寫這篇悼文,我又翻出了先生的墨寶,凝視著“琴瑟合鳴”四個大字,物是人去,我不禁熱淚奪眶而出。

  先生不僅僅創造了一個《白鹿原》文學高峰,他還以先生自身的人品高度,人格魅力,有形無形地濃縮著三秦這個文化大省的人文形象,詮釋著什么才是當代中國最偉大作家的楷模形象。一個偉大的靈魂,走完了最后一步,一個偉大的作家,駕鶴走了。面對先生,我們頓時會長久地感到心靈的寂寮和中國文學的巨大損失,感到一個時代民族文化永遠無法醫治的殤痛。

  最后謹以一幅挽聯送別先生,并結束悼文:

  白鹿原上陳公仙逝世人皆悲鳴

  一代文豪精魂鑄就催人向前行

  

 ?。ǘ〕?,高級編輯、中國作協會員,原陜西省作協理事、陜西省交通作協主席、《陜西交通報》副總編輯,現陜西省作協報告文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散文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