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紀念陳忠實先生專題

痛悼陳忠實老師(王啟華)

文章來源:陜西作家網 發表時間:2016-05-10

  陳忠實老師走了!這消息還是今早8點剛到辦公室,還未來得及坐在椅子上,我的女兒從楊凌西農微信發來的。我一時懵了,滿腦子忽地一片空白:不會的,絕不會的!只大約知道陳忠實老師有病,怎么這樣快就離開了我們?然而,一切都是真的。我呆了半晌,心里總在憋著,一種怨憤不平的沖動,抱怨可惡的陰間魔鬼,竟使陳先生愴然而去!

  于是,我快速地把這條微信消息發給了我的文朋們,不管他是否知道。在辦公室,我心里總是忐忑不寧,想干啥實在沒勁。本該今日是心情最好的一天,天麻麻亮起得蠻早,沿丹江岸邊徒步鍛煉去上班,賞江邊晨景,看東西往來穿梭晨煉健身的紅男綠女,好不讓人愜意。然驚聞陳先生去世噩耗,簡直叫人不敢相信??!

  2000年11月底,陜西省作家協會在商洛召開大會。當時因商洛作協未成立,市文聯負責全部接納承辦,當時吃、住、會場都在市金鳳路政府招待所,我是第一次零距離面對陳忠實先生。會期兩天,隆重而熱烈。會后我向陳先生提出了要采訪他,我說我是文聯人,又是《商洛文藝報》的編輯記者??此烂C的,我似乎還有些不敢接近。然而,當他毅然爽快地答應接受我的采訪時,我的擔憂就徹底沒有了!圍著他的長篇小說《白鹿原》等有關情況,我剖根問底。他說,小時候家里窮,上不起學,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要供他和哥哥倆都念書,實在艱難,于是他就主動提出讓哥哥先上,他休學一年。父親扛了一根椽子賣了兩毛錢給他交學費。第一次老師把自己的一篇作文在全班念讓同學們聽,他極為高興,也就是從那時起他便愛上了文學。幾十年來他心里始終繃著一根弦,這就是文學!以至于日后想放棄卻又放不下,從此便與文學結了緣。他說,在省作協大院,路遙和賈平凹是同齡人,他們都被我小10歲啊,他們都獲得了全國文學大獎,一夜間成了全國的著名作家,成了文壇名人。這種沖擊力實在讓我立坐不安,該咋辦???......于是他背起了“紅軍不怕遠征難”包包,裝了簡單的鋼筆和紙回老家農村,回到了白鹿原。10年磨一劍!《白鹿原》終于問世。他說,文學是個名利場,文學是個神圣的殿堂!文學不像生意場,誰拿幾十萬做個廣告,宣傳、炒作一陣子就行了,文學是靠作品說話的!他說:“商洛的作家要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句子!”——這句極其經典的召喚,激勵或成就了一代商洛文學人,成了商洛乃至大多文學作者的座右銘。后來我把采訪的第一手稿子直接寄給了他,經他允諾,后相繼在《延河》、《延安文學》、《文化藝術報》、《三秦廣電報》,以及周邊部分省市的報刊發表了。作協會結束后,應商洛學院之邀,他還專門為學院師生作了一場非常震撼人心、激情洋溢的演講報告。他動情地說:“……《白鹿原》收稿后的當天晚上,我夜不能寐,獨自一人跑到灞河邊,解開紐扣,敞開胸襟,仰天高歌,深深地長出了一口氣,大口大口地抽著煙,然后燃著了頎長的河邊蒿草,沖天的火光映紅了灞河一片蒼穹......回到家里,拉亮老屋所有房間的燈,亮了整整一個通宵……”臺下,我聽得入了神。

  多年來,基于對陳先生的崇敬,我設法多讀他的作品、多啃他的經典書籍。終于,我從真正意義上仔細、認真地讀完了《白鹿原》。作家那種駕馭語言的內功,半個世紀的時空跨度,蕓蕓眾生的人物形象,主人公悲戚跌宕的命運,宏大的場境,離奇的情節等,無不叫人拍案叫絕!《白鹿原》堪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國近現代農村復雜現實生活的縮影。當我再翻第二遍的時候,就重點抄錄書中的一些重要細節、精彩句子,并圈畫出一些經典章節段落等。至今,《白鹿原》暢銷近200萬冊,被評為近百年來中國最優秀的百部長篇小說之一。有學者還高度評價《白鹿原》,說它是中國現當代的《紅樓夢》。根據《白鹿原》改編的電影、秦腔、話劇、舞蹈等,依舊催人奮進、撼人心扉。企業家又投資打造白鹿原文學旅游景地,更是牽動、感召著無數觀光的游人。

  前幾年,我因公出差幾次去省作協,看了當年路遙常愛抽煙、構思待過的地方,又去了陳先生辦公室,每次見他都是在伏案忙于寫作。有一次我拿著他的小說集讓其簽名,他欣然簽了自己的名字。

  2014年10月,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陜西5人,陳先生未參加。我心里猛一沉,就想了很多給人或說不出的事來。今日陳先生去了,想到當年“陜軍東征”人,他們敢于吃苦、默默奉獻,路遙、京夫等都不是為了文學滴盡最后一點血汁嗎?每想到陜西作家的誠實寫作,以生命作代價,對文學的玩世不恭、孜孜追求精神,實是撼天地、泣鬼神!催人淚下啊……

  蒼山無言,江河有聲。下午我匆匆來到辦公室,一種急于想要寫點東西,以表示對陳忠實先生的紀念哀悼之情頓然而生。于是,我提起筆來一口氣寫了上面這些文字。

  愿我們文學人永遠記住《白鹿原》,記住陳忠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