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紀念陳忠實先生專題

永遠的懷念( 劉愛玲)

文章來源:陜西作家網 發表時間:2016-05-05

  2016年4月29日,頭天晚上就感覺身體不適,早上更是一身酸痛沉睡不醒,就在我迷迷糊糊睜開眼,習慣地翻看手機的一瞬,一條朋友圈的消息驚得我一下子坐起來,心臟被揪在了一起,那時候還不到九點。我一邊快速地劃動手機,一邊安慰自己,說不定不是真的,有些明星不是被逝世過很多次嗎?我多么希望這條信息只是網絡上的一次惡搞,可是隨后官方的新聞徹底打碎了我的期望。

  陳老師走了!那位每每被人提起就叫作陜西文學的豐碑和良心的好老漢,真真的走了!幾乎是幾分鐘內,我的手機被這條消息刷屏。天地同哭,陜西,乃至中國文壇,正在經歷一次地震……

  我與陳老師交往并不太多,大約數年前,一個藝術節的閉幕式定于西安舉行,作為散文類一等獎的獲得者,我將前往參加。新城劇場里,韓文惠一遍遍對我說,你說咱多厲害呀,一下子就拿了兩個一等獎,她指的是她的詩歌《我是自由人》和我的散文《映像》。這個5歲才學會走路的女孩是那么的興奮,她的喜悅溢于言表。

  陳忠實老師走進會場,我真的沒想到他能來為我們頒獎,驟然而起的掌聲向這位老人表達著由衷的敬意。正像他在《詩歌散文》作品獲獎集的序里寫的,這是一次“令人驚喜的閱讀”,那么我想,他大約能記得有過這樣一次特別的頒獎儀式。我與韓文惠走上了領獎臺,他先是緊緊握住了韓文惠坐在輪椅上的雙手,為她頒發榮譽證書,接著又向我伸出了手。如此近距離的注視,我發現了他那智慧的皺紋以及犀利的目光,也許他想到了他寫在序里的一句話:你“是一個用文字向社會發言的作家了!”在接下來長達兩小時的演出中,我發現陳老并沒有提前離開,他一直坐在那里,靜靜地觀賞著這一臺由盲、聾啞、肢殘、智障人奉上的精彩演出。他不知道,他當然不知道,有一道目光一直注視著他,向他表達著由衷的敬意與感謝。

  第二次見陳老師是在新桃花源山莊的陜西青年創作會議,我走向會議室的時候,發現陳老師坐在會議室前的一張桌子旁跟人說話。那時離開會的時間尚早,人也不是很多,我看向他的時候,他也一抬頭發現了我,于是停了說話一直注視著我,我看到他眼里的疑問,也許是想問這女子你怎么拄個拐杖?我向他微笑,但并沒走過去問候,是我的靦腆作怪,我就那樣在他連續的注目中走進了禮堂。

  第三次見陳老師是省作協第五次代表大會,晚上在院子里散步,恰遇陳老師,大家拉著陳老師合影,時任省作協黨組書記的雷濤書記把我介紹給陳老師,陳老師鼓勵我要多寫,當我表示想跟他合張影時他欣然同意,并走過來站在了我的右側,于是,我有了一張夜色中與陳老師的珍貴照片,總算彌補了上一次的缺憾。

  后來參加文學活動多起來,聽到的關于陳老師的佳話也多不勝數。比如,我們那次獲獎的文集,是陳老師作的序,那時候,請名家作序付費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有的名家還會討要很高的潤筆費??墒钱旉惱蠋熤朗沁@樣一本文集時,堅決不收費用,卻在序中仔細點評了他負責的作品。正是他的肯定與鼓勵,讓我們這些初學者堅持了下來,開始走向文學的道路。又比如,文友們出書,請陳老師給寫書名,他也從來是有求必應,從來沒提過錢的事。青年作家連忠照做截肢手術,他知道后捐款五千元。小矮人作家王庭德出書,多次得到陳老師的關懷和推薦……陳老師不僅以他的文字征服了讀者,更以他的人格魅力獲得了陜西文壇好老漢的美稱。

  2014年,陜西省作協第六次代表大會,當主持人介紹到陳老師時,會場掌聲響起達三分鐘之久,這是我最后一次見到陳老師。丈八溝陜西賓館,大禮堂的會議結束,我與幾個身有不便的文友乘賓館內的電瓶車回房間,恰遇陳老師在路上走著,手里夾著他那有名的大雪茄。電瓶車停下來,我們一致邀請他上車,我身邊有一空位,陳老師上車后就坐在這個空位上,當他看到我手里的拐杖時,終于把他幾年前桃花源的那個疑惑說了出來,他笑著似乎不解地問:你怎么還有個拐杖?!路上大家爭著跟陳老師說話,問候他,一一回答,像個鄰家大叔。而誰能想到,這一次的相見竟是永別!

  2015年8月,我在涇陽龍泉山莊參加陜西文學基金會組織的作家培訓班,第一次聽到陳老師重病的消息,心里竟然難過得不能自己。晚上大家在一起,就想著怎么表達一下這種心情,不知誰說的,大家一人拿100塊錢買點東西把陳老師看望一下,雖然知道不妥,但沒別的更好的辦法,還是贊成了這個提議,并由青年作家王國棟執筆寫了一封慰問信,托基金會王芳聞老師代為轉交。陳老師收下了慰問信,買慰問品的錢卻退回來了,說心意收到了……

  從15年8月的那天開始,大家心照不宣,見面說起陳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好老漢??!然后是默默的祈福,希望老師能好起來。我把過去買的《白鹿原》從書柜里拿出來,開始了又一次的閱讀,這一次,我讀的不僅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更在讀它背后那個若隱若現的陳老師,仿佛依稀看見,白鹿原上,那個門前有著一棵大櫻桃樹的院落里,一位作家徹夜伏案的身影。

  可是現在,陳老師走了!我們所有的祈禱都落了空,這一刻,一位老人化作白鹿漸行漸遠。整整一天,我的腦海充滿陳老師的身影,在電腦上翻看活動時的照片,我把跟陳老師的一張留影拿給朋友看,朋友說,是老師,更像慈父。一句話說中要害,許久以來,對于后學者,陳老師可不就是一位慈父的角色?

  陳老師一路走好!

 ?。▌哿?,中國作協會員,省文學院簽約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把天堂帶回家》、中篇小說《上王村的馬六》等。其中《把天堂帶回家》獲文化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主辦的“第三屆全國奮發文明進步獎”,《上王村的馬六》獲陜西柳青文學獎及全國梁斌小說一等獎。銅川市作協副主席,現供職于某文化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