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紀念陳忠實先生專題

大師已遠行——記恩師陳忠實(王 榮)

文章來源:陜西作家網 發表時間:2016-05-04

  認識陳忠實老師,今年是第十個年頭。

  2006年的初夏,那時候我剛進城,懷著一腔文學青年的夢想,和幾位老師一起拜訪了陳老師,隱約記得那次主要是為我們即將出版的作品集找陳老師寫序言,當時陳老師看著從未謀面的我詢問了一番,聽著老師們的介紹,他用那寬厚的大手拍了拍我的肩膀,一口一個娃給我說了好多話,問我為啥喜歡文學,我說文學能賺錢讓我繼續上完學,當時緊張,其他的基本沒記住說了啥。(其實只是初中無意一次參加全省校園征文比賽獲一等獎,組委會獎勵了三千元罷了,有了學費就能上學,后來的經歷讓我明白我喜歡文學并不是因為錢。)臨走的時候,他用蘸著墨水的鋼筆給我在本子上寫了:“文學是孤獨的,堅持下去就是一座大山。祝小王在文學事業有所成就?!比松褪沁@樣,有了開始,便有了故事。以后的日子,作協大院便成了我文學夢遠航的起點。

  2008年北京奧運會西安火炬傳遞,陳老師是火炬手,我是護跑手,又一次見了,他給我說了作家也要有家國情懷,不能僅僅只看到眼前的一些事情,說我還年輕,把人做踏實,寫文章是啥就是啥,不要浮夸,把心沉下來,后來我在寫作的時候時刻會想起這些,文風漸漸變了。

  后來中央文獻出版社要出版一本奧運火炬手的大型畫冊,我是參與編輯,我就給陳老師打了電話,講了我的想法,電話那頭爽朗的笑,問我,我能給你做啥,我說就是看一下我們編輯的稿件有沒有啥問題,我怕寫錯了,他說,我的事情你基本都知道,你們看著辦,我放心。

  再后來我就經常去石油大學看望他,每次去,回來都給我帶好多書,下次再去,他就會問我上次給的某某書看完了沒,有沒有寫評論之類,自己最近有哪些作品發表了,每每這樣,我回來就拼命的看書,生怕被問住。在學校食堂吃了幾次飯,都是陳老師請我的,他說我來到他的工作室,怎么能讓我掏錢呢,我總是僵不過他。好幾次我實在過意不去,知道他喜歡吃泡饃,就提議一起去石油大學東儀路附近的泡饃館,結果還是他掏錢,他說我工資低,他請我,我以后有錢了給他買書,我心里很明白,他的稿費足夠他這輩子買不完的書,哪里需要我給他買,終究還是沒有請成老師吃飯,后來認識的朋友多了,我也懂了,被請吃飯的豈止是我一個人。我沒辦法,有時去就買一些水果來,我把這些小水果全部弄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那種,我兩一邊吃著,一邊諞著,算對老師的一點感恩,我從他哪里懂得了大同世界,懂得了人生拼的是什么,搏的是什么。

  白鹿原電影上映后,我在青島金沙灘呆了一天,下午去電影院看完后給他發了一條短信,過了一會,他的電話來了,我們在電話中足足聊了一個小時十四分鐘,我給他講了青島電影院和書店各種所見所聞,談了我對電影白鹿原的一些見解,他聽后非常高興,給我說最近又寫了幾篇文章,見了莫某人,叫我回來找他,說要回來請我吃飯,返回西安后我把用手機拍的照片一張張翻給他看,他一邊看著,一邊放下鐘愛的雪茄,用發黃的手指指著有些照片問我這問我那,他像小孩子一樣童真笑的真開心,不再是那張滄桑的皺紋臉,看著這位文學巨匠如此的可敬,我打心里開心吶。

  后來還有好多事情,清晰的一件是中央電視臺三套想做一期人物訪談節目,制片人找到我,談了想法,我給陳老師說了后,被直接拒絕了。理由很簡單,他說他說的已經太多了,希望認認真真做事,不想過多的宣傳,我就委婉的轉達了陳老師的意見,可能越來越接近他,所以有些原來好多不解的事情慢慢的釋然了。

  再后來文化藝術報和省婦聯征文活動頒獎,很清楚的記得那次明顯感覺忙碌的生活使得他精神不佳,感覺體力不支,上主席臺需要攙扶,看著那高大背影著實有些辛酸,但還不能表現出來,在給我們這些獲獎者頒獎后仍然一起合影,還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簽名版《白鹿原》,今天翻開那張合影照片,他依然還是那種樂觀人生面容,可是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我記得我的另一位文學導師給我說過:“偉大是熬出來的?!笨上У氖撬灿⒛暝缡?,老天對他們兩位都不公平啊。

  十年一輪回,每次給他發短信,不出幾分鐘肯定能收到他的電話,一開口就是短信收到了,發短信這是你們年輕人的喜好,我不會發短信,給你打個電話,問問我的工作等等,接著就是爽朗的笑,再忙也不要放下文學這個愛好,要堅持下去,永遠都是這句話,永遠的留在我的心中。這種笑、這種鼓勵截止到2015年就再沒有聽到過,也沒有看到過,去年我們去看他,他說他拒絕好多人來看望他。我想:他是想把美好的一面呈獻給周圍人,可能每個人都應該是這樣的,只是我們是這么想的,他是這么做的。那次后,我就再沒有見到他,直到29日早晨8:50聽到那個噩耗。

  這兩三年我正忙于籌備一件他聽了一定非常非常高興的事兒,時至今日已經差不多了,可是現實讓他變成了永恒的記憶、遺憾,終歸是沒有聽上,還是走了。

  剛陪北京來的友人又去祭拜了陳老師,這幾天有好幾家媒體讓我以晚輩或者文學青年的身份寫點陳老師,我本不想寫點什么的,朋友們都在勸應該寫,我不想讓眼淚沖刷現實,但這也沒辦法,人逃不過命,我就用手機一口氣把能想到的全部敲出來,我不想去修改,不想所謂的筆法,也不想發表,我不想讓痛苦的東西占據我們有良知的心情,就這樣按著我們相識十年的時間順序記下來就好。

  天大地大,文學依然神圣。臧先生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陳老師還像活著一樣,我們還像以前那樣繼續的生活下去,只因人生是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