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如雪寄深情——追憶陳忠實先生(王國棟)
文章來源:陜西作家網 發表時間:2016-05-04
“槐林五月漾瓊花,郁郁芬芳醉萬家,春水碧波飄落處,浮香一路到天涯?!?,五月初的白鹿原畔,槐香四溢,游人如織。當聽到陳忠實先生離別的噩耗,我不禁淚眼迷離。望著滿坡的槐花,想是槐花多情,留戀故人,也為這片黃土地誕生的文壇泰斗,深情祭念,娓娓道別嗎?
曾聽到您嘶啞的聲音
多少次,在電視中看到您滿臉雕刻的滄桑,多少次在書中,讀到您描繪的蒼茫雄渾畫卷——《白鹿原》,可真正聆聽到您的聲音,是在去年四月中旬。
我的新書《心瓣上的花香》,確定出版。西北大學文學院院長段建軍力薦,著名評論家李星老師撥冗作序。4月10日,我從西安李星老師那里取回手稿。晚上,我想自己是一個草根作者,已經由西安出版社公開出版了兩本著作。前兩本書,自己怕麻煩,就讓我們藍田作協主席孫興盛老師寫序。這次李星老師寫了序,若陳忠實老師能寫一段贈言,或推薦詞,那該有多好!那時,我沒有陳忠實老師的手機號碼。我把自己的想法和文友王庭德進行了溝通,他鼓勵我,要把想法付諸于實踐。他很快發來了短信,告知了我陳忠實老師的手機號碼。庭德告訴我,陳老師面看著“冷”,但內心特別和善,關愛和扶持有才華的文學青年。讓我先發個短信。我忐忑不安了一個晚上,內心在做劇烈的思想斗爭。心想自己雖然喜歡文學,但很清楚沒有獲得顯赫的文學獎項?!懊灰娊泜鳌?,那晚,輾轉反側,莫名地涌起一種自卑感。在期待和恐慌中過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大概9點多,我懷著試一試的心態,惴惴不安地編了一條長短信,言辭誠懇。5分鐘過去了,我想陳老師,可能沒看見短信。10分鐘過去了,我想自己太冒失了,一個無名小卒,陳老師那么忙,真不該有非凡之想!心里有點失望,但還有一絲幻想。15分鐘,20分鐘過去了,我有點難過。因為庭德告訴我,陳老師不會回短信,若同意就會電話打過來。我想打電話,又怕陳老師開會或者伏案寫作。就安慰自己,調整心態,去一家復印打字部制作橫幅,照常工作。
當我走到文化路那家復印打字部,給老板說了橫幅的內容后,看到手機有兩個未接電話,是陳忠實老師的號碼。路上車嘈雜,我沒有聽見。我受寵若驚,思量過幾分鐘給陳老師打過去。沒想到,陳老師的電話又打過來了,我趕緊接聽,生怕聽錯每一個字符。陳老師聲音有點低沉和嘶啞,同意給我寫一段話鼓勵。那一刻,我感動得眼淚差點掉下來了,原認為陳忠實老師是高山仰止,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座高山,我需要仰視才見?,F在能放下身段,主動給白鹿原上成長的文學后生打電話,最后能寫一段言辭中肯,熱情洋溢地推薦詞鼓勵,我實在是三生有幸!
那天,聽您嘶啞低沉的聲音從電話中傳來,溫暖而有磁性;聽您細微的短語,我仿佛在聽村子大伯的叮嚀;您簡短的鼓勵,擲地有聲,讓我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堅定信念,義無反顧,前行。
又是一年槐花香,可先生已去,我在白鹿原民俗村每一個角落,尋覓您播種的文化之樹,捕捉您影響的文化氣息。禁不住淚眼婆娑。
曾給您執筆寫過一封信
去年8月,我有幸參加了在涇陽龍泉山莊舉辦的殘疾人作家培訓班。期間,聽說陳忠實老師已住院一段時間。我們23名學員內心異常牽掛,惦記陳老師的健康。自發每人捐款100元,委托有關人去醫院探望。錢不多,但這是我們23名學員的一片心意,真誠的期盼!大家推舉我代表陜西殘疾人作家協會寫一封慰問信。我鋪開稿紙,飽含真情,寫道:“……陳老師,您心若平湖,五光三色縱情盡覽;您眼似明鏡,盡察人間疾苦和世俗百態”。信中我還細訴了陳忠實老師對弱勢群體和殘疾人作家的扶持和關愛,也衷心了寫下了美麗的祝福:“眼前忽落一行字,祈福;耳畔驀傳千里鐘,念安!”最后這封信,輾轉交到陳老師的手中。信留下了,但那筆錢陳忠實老師,堅決讓退回。
陳老師,當您打開那封有著溫度的信時,您能否感受到一個白鹿原上的文學后生,對您的敬仰,對您的惦念和牽掛?
曾讀過《陳忠實傳》
今年元旦,我第一時間收到《陳忠實傳》,處理完公務,就廢寢忘食閱讀?!皶矶嗲樗乒嗜?,晨昏憂樂每相親”。是形容我這樣的書生。邢小利先生的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更加真實,立體和飽滿的陳忠實先生形象。在我心目中,他就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白鹿原》是世界文學長廊的一道奇葩。原來我是模糊覺得,讀了這本書,內心更明了,豁然開朗。這本書,對業余作者有啟示和借鑒的雙重價值。雖然陳忠實先生的文學人生不可復制,但對熱愛文學的青年來說,“文學依然是神圣的”,文學是人心靈的滋養品,而不是護膚霜。文學肩負著對愛的傳遞,對善的呵護,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守望。要在文學寫作上有所建樹,“文學是個魔鬼”,要癡迷和執著。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今夜,想起這首鷓鴣天,想起白鹿原坡的槐花,想起與陳忠實先生有限的交集,不禁在文字中,讓思念狂歡一次……
?。ㄍ鯂鴹?,筆名牧云,陜西省作協會員。已經由西安出版社公開出版《輕彈歲月》《素描時光》兩本文集,獲2014年陜西省奮進文學優秀獎。報告文學、文學評論、詩歌和楹聯作品多次獲獎。 現工作于藍田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