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的敬仰(田涌泉)
文章來源:陜西作家網 發表時間:2016-05-03
2016年4月29日上午9點,驚聞我們無限敬仰的陳忠實老師因病搶救無效,于清晨7:45分左右逝世,不禁特別的悲痛!
盡管我與陳忠實老師素未謀面,但確有一種珍藏于心的神交之情。
那是2015年6月18日,我于早上五點醒來之時,忽然記起夜中一個奇夢:像是從東北方向飛來一駕飛機,突然投下炸彈,在我身邊不遠處爆炸了,讓人驚心動魄……。于是,我對老伴說起這奇怪之夢,不知吉兇如何。之后我翻周公解夢之書,但沒有此解,真有些納悶。時到上午11點過,縣作協常務副主席安昌河打來電話,說請我中午到一起商議一件事。時到中午12點過,我與安昌河相聚。安昌河說:陜西作家周瑄璞來電說:中國作協副主席、陜西作協名譽主席、著名作家陳忠實老師患病,現正在治療之中。我驚詫地說:“難怪我昨晚做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夢喲!” 頓時,我意識到應馬上做好一件事情。這件事,是我兩年前為陳忠實老師雕琢和刻寫有“民族史詩,一代經典”字句的一個安縣億年前海綿生物礁化石——白鹿之像,并在電話中請周瑄璞轉告了陳忠實老師,他聽后很高興。但由于各種因素,我未及時將此石雕作品送與陳忠實老師,總感有些歉意不安。當周瑄璞來電說她來安縣領取,我與安昌河都感到別人很忙,或是由我們郵去或是派人送去為好。當時,我與安昌河商議,最好請示縣委宣傳部王剛部長,看能不能由他帶領,與縣文聯專職副主席張祖強、作協副主席安昌河和徐堯同去慰問,并帶上“白鹿”石雕作品當面敬送給陳忠實老師。午后,我向縣委宣傳部王部長匯報后,他說縣委要召開中心組學習會議,張祖強和徐堯,包括他都去不了。因此,我又與安昌河商定,就于當天以快遞郵去。于是,我叫安昌河先為我擬了一個寫給陳忠實老師的底稿信。而后,我將這封感恩慰問信作了一些修改,全文如下——
尊敬的陳忠實老師:您好!
我叫田涌泉,是四川安縣沙汀故里一個文學愛好者。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崇敬您的作品和您的人品,總想與您見個面,當面聆聽您的指導與教悔,使之為安縣文學的發展而作出一些貢獻……然而,因多種事因未能啟程到西安拜訪您,真是有些遺憾!
我是在1980年閱讀過您的作品的,對那時的情形仍記憶猶新。當年我花了一元五角錢,購買到了一本《1979年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選集》,當我讀到您的小說《信任》,讓我一下子就覺得很親近。您的作品,就是我們的生活,您的作品表達的理想,就是我們愿意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
這份親近一直保持并且日益濃厚,尤其是您的長篇小說《白鹿原》面世。我在訂閱的文學雜志上先讀了一遍,盡管喜愛,卻未能深切領會……
——直到2013年。我們安縣幾位作家在陜西作家周瑄璞的引薦下,見到您,您為我們安縣作家逐一題名……當有您題寫的“田涌泉先生”的《白鹿原》送到我手上時候,我難抑激動。我先后讀了兩三遍。每一次閱讀都有新感受,只是每一新感受,都建立在熟悉的基礎上。我熟悉您筆下的一切人和事,我愛您筆下的一切……毫不夸張地說,您書寫了我的家族歷史,您書寫了我的家鄉歷史,您書寫了我們民族的歷史,您是當之無愧民族作家,人民作家!我和我們安縣的作家們,時刻都拿您當榜樣:說人話,講人事,——為文先做人!
為了表達對您和您作品的敬仰與熱愛,我到山里找到安縣本地的工匠,采取了一塊只出在我們安縣的誕生于三疊紀的海綿生物礁化石,依托化石本生紋理,雕琢了一只白鹿——他們是這個世界至純至善的美好——雖然做工不算精美,不過我想,它能夠表達出我們的淳樸的真摯的祝愿!
這里我委托陜西青年作家周瑄璞,將這個小雕琢,送呈您的案頭,請您惠顧一眼,就當是與諸多摯愛您的讀者們、作家們的遠眸。
敬祝您吉祥安康!
田涌泉敬致
2015年6月18日
寫好這封信,我又特別慎重地又抄寫在宣紙上,并隨“白鹿”石雕作品一起郵去。我告訴申通快遞一定要包裝好,千萬不要損壞。申通快遞員保證:負責平安無損,按時送達。一個星期后,得到信息,對方已收到郵寄的“白鹿”石雕作品,完好無損。我才松了一口大氣,感到像是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偉大而光榮的任務。三個月之后,我獲知陳忠實老師病情好轉的消息,感到特別欣慰。然而,時到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老師卻突然走了,真讓人悲痛不已。
陳忠實老師雖然去世了,但他的人品與作品,卻永存人心,已成為了我們精神世界中一座偉大而永垂不朽的豐碑!我們將永遠地敬仰他,學習他始終堅持全心為人民而創作的崇高精神,努力為繁榮和發展沙汀故里的文學事業而作出新的貢獻。
愿我們無限敬仰的陳忠實老師一路走好!
(作者系四川省安縣作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