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紀念陳忠實先生專題

懷念陳忠實老師(薛云平)

文章來源:陜西作家網 發表時間:2016-05-02

  女作家劉愛玲從微信告訴我陳老師走了,我反問:是真的嗎?在得到確切回答后我欲哭無淚,心慌慌的竟然坐不住了。

  2009年秋天的一個早晨,素昧平生的我頭一次撥通了陳老師電話,告訴想出一本書,老師問了大概后,首先表示祝賀,并以商量的口氣征求我的意見,說是寫評作序怕來不及,你看給你題寫個書名好不好?你把相關信息發給我,寫好了我給你電話!兩天后他來電話說是寫好了,看你來取還是讓寄過去?我興奮地說,多年讀老師的書,正好借此機會見見!按約定日子到石油學院工作室見他,一路車多路堵,老師三次打電話替我焦急,怕我跑錯了冤枉路!有鄉黨郭建蘭駕車前往,輕車熟道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開門是架著花鏡的我們仰慕已久陳老師。

  第二次見面是2013年省作協六代會召開第一天,在丈八溝陜西賓館大餐廳吃早點,同桌還有作家寇揮,王庭德,陳老師端著自助餐來的稍微晚了點,他一臉慈祥的頻頻點頭微笑坐在我和寇揮中間,大家邊吃邊聊,出于職業習慣我問,陳老師身體狀況,他說:最近檢查了一下,沒什么大礙,醫生說有一項查出有點問題,不要緊,醫生不說我也不問!我聽了心里掠過一絲不祥,出于好心就勸慰說,沒事,咱們都是農村娃,見公家飯吃的就多!陳老師爽聲笑答:今個早點我吃的是不少!我說老話不是說嘛,能吃能咋,百事不咋!同桌皆笑,膽小拘束的王庭德也笑得掩口縮頭的!老作家與青年作家在一塊相遇,關于文學的交流是必然而然的事??!當時圈子里公認讀外國文學多多的寇揮向陳老師請教,讀外國文學多少是個頭呀?陳老師說,那有頭,讀些差不多就對了!其情其景宛如昨天,陳老師卻突然走了,七十三歲也不算太大,病魔太無情了,叫人惋惜不已!

  去年秋天葡萄成熟的季節,省文學基金會在涇陽龍泉山莊為我們二十三位殘疾作家創作培訓,邀請名家授課,我私下和愛玲溝通中說了自己的困惑,咋沒把忠實老師請來,她悄悄說病了,還嚴重,誰也不讓去看!培訓快結束講散文的王芳聞老師,一臉沉重,向大家說明了,我們一道都在心里為陳老師祈福!為了不打擾,也為了表示慰問,同志們自發自愿集資二千三百元,并由王國棟起草一封信拜托芳聞大姐一并轉交。后來陳老師把信留下錢原封未動退回來。

  去年國慶節鄉黨馮西哲回韓,約我們兩家一起吃飯,飯桌上共同的話題是我們十分敬重病中的陳老師,心便懸著,后來聽安黎,寇揮返饋的信息是陳老師病奇跡般好了,我們都為之慶幸。年后我不放心,發短信問候陳老師,始終沒有電話,我心中又沉重,不對勁呀,因為按慣例陳老師見短信一定會有電話!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文學愛好者,陳老師是文壇大家,我出了三本書,其中《故鄉的風》,還有待字閨中的詩集《龍門記憶》兩本書名就是陳老題寫的,而且我分文未出,頭一回登門拜訪拿了點韓城花椒略表心意,他送我出門,還說,下不為例,你好好寫吧!

  昨天一位媒體老總電話釆訪我?我說了一句,陳忠實是陜西文學界的良心,有他在文學的良心就在!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我輩會努力的,一定會的!